-
蓄意自我伤害也是一种“心理病”
人们一般对蓄意自我伤害包括自杀行为等,会从现象表面分析,如当事人承受了压力、受到了挫折、经历了负性生活或生存事件的影响,或者认为有自我伤害、自杀的人是“小心眼、想不开、太可惜、不值得”等。实际上,蓄意自我伤害包括那些以追求结束生命为目的的严重自我伤害行为,如自杀未遂、自杀死亡等都应当看成是一种“心理病”,需要求得医学的...
发布时间:2012-10-19 -
心理医生教你如何缓解压力
压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许多人都曾为压力所困扰,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缓解压力呢?让心理保健医生来教你怎么做吧: 1、首先要设定现实的目标:对自己和别人的期望值要实际一些,使之切实可行,避免因实现困难或无法实现而紧张焦虑。 2、将压力写出来:心中压力时,不防将这些压力按大小顺序地写出来,此时你就会发现,只...
发布时间:2012-10-19 -
生活中的幸福哲学
你幸福吗?这似乎是一个真切又很遥远的心理问题。冷不丁在人声鼎沸的饭局上问这么一句,立刻招致很多不屑的白眼——这人太矫情。倪子君的幸福观No Pain No Gain! 这曾经是哈佛大学的精英们鼓励自己的标语,而现在是时候抛弃这种过时的观点了,谁说必须以痛苦为代价才能获得成功?作为哈佛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告诉你既可以又成功又幸福...
发布时间:2012-10-19 -
情绪管理教你保持好心情
(一)觉察情绪 要管理情绪,首先要能觉察到情绪。譬如你上山打老虎,如果你不知道老虎是啥样的,可能你打到只兔子还大声嚷嚷着打着老虎了。所以,情绪管理第一步,就是要能觉察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是愤怒?是焦虑?是忧伤?是委屈?是失落,等等。 (二)接纳正常的情绪 健康情绪不是指时刻处于阳光状态。而是,你所表现出的情...
发布时间:2012-10-19 -
模仿拉近彼此距离
模仿对方的说话习惯和语调,能立即拉近彼此的距离,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变色龙效应”。据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报道,模仿能增进彼此的情感,促进愉快的交流。 纽约大学的坦尼亚·恰特兰与约翰·巴奇教授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让72名学生分别向实验人员描述一组照片的内容。不同的是,一半学生在评价照片时,实验人员保持放松的姿势,另一...
发布时间:2012-10-19 -
80%的疾病来自心理问题
根据现代心理分析学的统计,人类有80%以上的疾病均来自于心理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十六字措施: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中心理平衡是重中之重。光阴进行到现在时,事业心重于任何时期的白领丽人和白领先生,在事业上孜孜寻求自我成就感的同时,往往会因为无暇顾及心理调 试与心理疏导,而产生出一系列负面情...
发布时间:2012-10-17 -
别老对孩子说“我生气了” 避免造成心理阴影
核心提示:爸爸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尽量不要对孩子生气,即使真的生气了,也要先控制好情绪,如果忍不住爆发出来了,事后也要马上抚慰孩子,告诉他:“宝宝刚才不乖,妈妈好伤心呀,忍不住生气了,但是妈妈还是很爱宝宝的,宝宝只要改正了坏毛病,还是人见人爱的乖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
发布时间:2012-10-17 -
当孩子吵着买东西 家长怎么办?
核心提示:孩子吵着买东西,不买就不走,怎么办?这个问题的确是现在很多父母的烦恼。可是,在谈要怎么处理之前,父母可能要先自我检讨一下,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行为? 是不是从小就没有教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呢?是不是大人也是看到什么就买什么?或是太太要买什么,但是先生不同意,两人也会因此有所争执呢?所以,我们要严肃地谈论这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2-10-17 -
父母课堂:别急着说破孩子早恋
核心提示:孩子早恋是家长们最紧张的事。有些父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孩子,想方设法让孩子与对方断绝来往……这样的行为往往只会产生反效果。聪明的父母其实不应急于说破孩子的早恋。 一次整理房间时,郑女士无意中看到了一张小纸条,写着:“每天都想你……今天放学见!”郑女士开始担忧:女儿是不是早恋了? 那么,该如何正确地引...
发布时间:2012-10-17 -
每个孩子心理都有3个小人儿
核心提示:到孩子两三岁,爸爸妈妈可能就要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头疼了——喜欢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他反应神速,一把就搂过来,惹得对方一通痛哭;小朋友的做法不如他意,他一急,立刻双眼圆睁,反手就给对方一记重拳,谁都来不及阻止;明明知道不可以没完没了打开水龙头玩水,但是只要碰到机会,他就变成小落汤鸡;爸爸妈妈交代不许碰电源插座,...
发布时间:2012-10-17 -
互动游戏有利于自闭症康复
妈妈微笑着和涛涛说话,但他只是专心玩着手里的小纸片。一整天的时间,涛涛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涛涛的妈妈说,涛涛已经5岁了,虽然他的听力和语言器官和正常人无异,但他从不愿开口,因为他是一名自闭症患儿。怎么让自闭症的孩子开口说话?近日,美国语言病理学专家Trish到珠江医院指导自闭症患儿语言康复的时候指出,大脑的可塑性在人体器官...
发布时间:2012-09-21 -
七个妙招应对宝宝恐惧心理
夜幕降临,孩子们知识经验有限,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于是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黑暗和死亡,由此产生了害怕与恐惧。 为何产生恐惧心理? 害怕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高,还有些人连自己怕什么都不清楚。许多父母都曾有过这个困扰,其实孩子害怕的感觉是不是来自鬼、黑暗呢?父母应多仔细思考这样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2-09-04 -
“淘气包”或许心理免疫力更强
中国有一句俗话:3岁看大,7岁看老。心理专家崔永华主任说,心理学界现在把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作为从婴儿期就开始的心理卫生的最高宗旨,心理健康最主要就是人格是否健全。 家长不必非要求孩子做人上人,只要做到人中人就好。“很多中国家长有一种误区,孩子乖巧、老实、听话、懂事就是好孩子,其实这样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选择权,没法表达...
发布时间:2012-08-16 -
父母须细心 孩子说话反映着内心世界
通过说话的语速来了解孩子心理 语速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说话时的速度、快慢,其是最能反映心理状态的一种因素。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就可以从他们说话的语速有没有变化中看出来。 有些孩子说话速度很快,能言善辩,有些则说话速度很慢,不急不躁,这些标志性的东西就是孩子性格的一种反映,因为一般说话快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比较...
发布时间:2012-08-16 -
心理问答: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很多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音乐、学美术或学外语等等,希望他们在这方面能学有所成,然而家长的意愿并不一定就是孩子的兴趣所 在或特长,强迫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要代替他决定要学些什么,应让孩子广泛地接触事物,在此基础上发现孩子的兴趣或特长,从而加 以引导,使他在这方面能取得更突出的成绩。这种成就感不仅会让孩...
发布时间:2012-08-14 -
绝大多数小学生上暑期补习班 培训班成家长心理依赖
记者对北京市海淀、朝阳区的部分学生以及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一部分学生进行问卷式抽样调查,在所有答问卷的孩子中有97.4%的孩子是小学生,他在暑期是上课外辅导班的,其中北京市内的这部分小学生上暑期辅导班达到了百分之百,京外孩子达到了92%,只有不到3%的孩子不上辅导班,应该说上辅导班已经成为了小学生暑期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成为他们暑期生...
发布时间:2012-08-10 -
心理问答: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很多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音乐、学美术或学外语等等,希望他们在这方面能学有所成,然而家长的意愿并不一定就是孩子的兴趣所 在或特长,强迫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要代替他决定要学些什么,应让孩子广泛地接触事物,在此基础上发现孩子的兴趣或特长,从而加 以引导,使他在这方面能取得更突出的成绩。这种成就感不仅会让孩...
发布时间:2012-08-10 -
研究显示:家庭暴力会增加孩子患焦虑症风险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研究人员在试验中让40多名儿童分别观看悲伤、冷静或生气等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片,同时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大脑的活动进行扫描。 在这些孩子中,约一半人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还因此被送入社会救助机构,这部分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2岁。研究发现,他们在看到生气表...
发布时间:2012-08-10 -
别让早教成为一种心理“虐待”
父母实施早期教育最好是能在游玩中学,游戏中学,譬如领着孩子参观公园时,随时随地向孩子灌输知识,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让孩子增长知识。而让孩子一味地背书、写字,违背孩子天性对幼儿实行过度的早期教育,实质上无意中已形成了一种心理虐待。 两岁的阳阳原本活泼好动,爱玩爱笑,可是最近半个月来,阳阳的脾气逐渐变得越来越暴躁,白天时,...
发布时间:2012-08-07 -
孩子心情不好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要减负家长要加负 在教育界一直为孩子学业减少负担的同时,不少孩子依旧产生郁闷、抑郁倾向,心理专家认为,许多是孩子内心的压力直接导致,而这压力的源泉往往来自父母。 因此,为了帮孩子找回心理上的快乐,孩子要减负,家长要加负。 孩子减负,关键在于减轻其心理负担;家长加负,关键在于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家长在对孩子...
发布时间:2012-08-07